主页 > 宫斗小说 > 一品村姑 >

2、秉善心周伯升雪夜还魂 .

    2、秉善心周伯升雪夜还魂

    苏采薇这病来得,去也,略吃了两剂药,躺了几日便差不多了,赶上外面又落了雪,天寒地冻,被苏婆子勒令不许出屋,便暖暖炕头上,瞧着苏家婆媳和那个漂亮姐姐苏明薇做针线活计。

    苏采薇到现也没弄懂,这究竟是个什么地方,只不过以这样寒冷大雪冬天,该是北方吧!朝代背景不详,虽是农家,苏家也不能算穷揭不开锅,记得以前教历史老师曾经说过,古代,冬天对穷人来说是一个关乎生死考验,饥寒交迫饿殍满地到处可见。

    苏家看着虽不富裕,日常吃也是些粗食糙米,至少没挨饿,大人孩子身上衣裳虽旧,却没破烂到处打扑丁。

    几日过来,苏采薇才大略弄清楚苏家情况,不知是缘分还是巧合,她名字依然叫采薇,苏采薇,是苏家小女儿,过了年才是个满八岁孩子,苏明薇是她亲姐姐,比她大两岁,那天少年是父亲弟弟,小叔苏善学,今年十三了,是个身体敦实淘小子,喂她喝药是祖母赵氏也就是苏婆子。

    母亲刘氏是个勤劳质朴传统妇人,虽是乡村妇人,却生极为清秀,姐姐明薇就随了母亲眉眼儿。

    采薇第一次见着她那个黝黑壮硕爹,真吓出了一身冷汗,小叔跟他爹活脱脱亲兄弟,小叔是个黑小子,她爹是个壮实庄稼汉,采薇琢磨,若自己没走运,随了爹可不完了,后来洗脸时候,就着水盆照了照,虽不如姐姐生好,却也能看出清秀雏形,遂大大松了口气。

    从母亲跟祖母平日闲话内容看,苏家就是平常农家,靠着家里几亩田,种些粮食米粟过活,赶上这两年年景好,风调雨顺,倒是没挨上饿,只不过这里冬天真冷,比采薇记忆中冷三九天都冷,坐暖暖炕头上,身上穿着臃肿棉袄棉裤,依然能感觉到从窗户缝里钻进来寒气,一阵儿一阵儿。

    窗上糊窗纸有些旧了,留下些横七竖八暗黄色印记,映着窗外雪光仿佛一幅象画,采薇盯着瞧了一会儿,没瞧出什么,倒是冷手。

    旁边她姐姐明薇抿嘴笑了笑,往边上挪了挪身子,伸手拉了拉她胳膊,小声道:“采薇,靠姐姐这边坐,守着地上炭火盆子也能烤烤手。”

    采薇瞥了眼炕边地上放着破陶盆,小脑袋摇晃跟拨鼓一样,她才不过去,用来取暖设施简陋倒不怕,可作为现代人采薇,总觉得这个炭火盆子不靠谱,说是炭火盆子,其实就是个破陶盆儿,边沿儿都缺了几块,下面凿了通气眼儿,架上几块烧红红碳,自然不是什么好炭,就是自家伐了木头烧制粗炭,不时爆出噼啪声响,间或飘出一股子呛人味道。

    采薇琢磨,这一股子一股子味儿是不是就是一氧化碳,因此,自从屋里点了这个炭盆子,她都量靠窗坐着,离得越远越好,至少求个心理平安,哪还会凑上去。

    明薇看妹妹这模样儿,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刘氏温温一笑,从炕一头暖壶子里,倒了小半碗姜汤,递小女儿手里:“既不乐意烤火,喝点儿姜汤下去,身子就暖和了,这一病倒把个满地疯跑假小子病回了丫头。”

    苏婆子道:“若真这样倒也算因祸得福了,就怕过几日身子好全了,又跟着她小叔满野地疯跑淘气。”说着,目光落对面大孙女身上叹道:“二丫头若有大丫头一半心灵手巧,将来也不用愁什么了。”

    明薇抬起小脑袋,漂亮大眼睛妹妹身上溜了溜:“妹妹年纪还小呢,长大了自是什么都会了。”这话甭说苏老太太,就是采薇自己都不信。

    她这个亲姐姐真算得心灵手巧,才不到十岁孩子,绣花,做针线活儿都很拿得出手,再让采薇托生一百次,也磨不来这样细致功夫。

    采薇正出神看着姐姐绣花,忽听外面院里一阵糟乱声响儿,听着倒像鸡叫扑腾,苏老太太急忙放下手里纳了一半鞋底,就要下地:“怎么听着是从鸡窝那边传来动静,别是这天寒地冻,黄鼠狼子饿极了眼,大白天就奔着鸡窝来了。”

    刘氏听了,不禁哧一声笑出来,忙拦着婆婆道:“哪是什么黄鼠狼,是善长,要抓鸡窝里大公鸡宰杀了炖汤呢。”

    苏婆子一愣:“这刚进腊月,怎就想起了宰公鸡,这时候宰了,年下可吃什么?”刘氏小声道:“是北屋里善长救回来周家老爷,郎中说只吃药恐不济事,要想好,需得吃点荤腥补身子,昨晚上善长跟媳妇儿商量着,把家里大公鸡先宰了,毕竟救命要紧。”

    苏婆子长叹一口气:“你说,怎么就不早不晚,单让善长给遇上了,不是给二丫头找郎中,那人野地里冻上一夜,早不冻死了,前儿听隔壁家秀才家子说,今年冬天雪大,外面官道上每天都有冻死路人呢,城里县太爷都不理会,就是太看不过眼了,让衙门里差爷拖到乱葬岗子去扔了了事,偏善长是个菩萨心肠!”

    刘氏道:“那经文上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是没见着便罢了,瞧见了若不救,佛祖要怪罪。”

    苏老太太低低念了句阿弥陀佛:“我瞅着那人虽说满身脏污,瘦脱了形,却像个读书人样儿,是也不是?”

    刘氏微微颔首:“迷糊了两日,前儿夜里才回过魂儿来,说是进京赶考举人老爷,想着早些到京城,寻个清净地方住下,再用功读书,以备年后春闱科考,原是随身带了两个童儿伺候,只是半截道遇上强盗,抢了身上银钱包裹,童儿也不知去向,又赶上这场大雪,又冻又饿,便昏路上了。”

    苏婆子叹息一声道:“竟是个进京赶考举人老爷,按你说,家里也是个富户了?”刘氏道:“即便不是富甲一方,想来也是吃穿不愁,不然,哪里来闲钱读书进学。”

    苏婆子目光划过两个孙女闪了闪,低声问:“瞧着年纪可不小了,早已娶妻生子了吧!”赵氏嗯了一声:“听说膝下有两个小子,大都十七了,小却跟咱家小叔一样大,都是属虎,巧是,生辰跟小叔只差了两日,都是六月里,小叔是六月初十,他家二小子长两日,六月初八生辰。”

    苏婆子略想了想,心里忽而得了一个念想,忙催儿媳:“你出去瞅瞅,鸡汤需慢火熬出才好,不若放瓦罐子里,这屋碳盆子上架个篦子,慢慢熬上半日才有效用。”

    刘氏应了一声出去,心里也知道婆婆惦记什么,别说婆婆,前儿她听当家一说,心里也动了那么一动。

    自己福分薄些,过门这些年,就生了两个丫头,婆婆虽嘴上没说什么,可心里指不定也不乐意呢,之所以没给她脸色看,一个是自家大兄弟时常接济一二,二一个,便是明薇采薇落生时候,婆婆都请了姑子来批八字,说都是极难得好命,采薇是个富贵绵长儿孙满堂命数。

    不管真假,倒让自己跟婆婆有了些盼头,故此,虽未给苏家生个男丁接香火,婆婆也没怎样歪带,再一个,还有个没成家小叔呢。

    刘氏也清楚婆婆心里打主意,再不济,将来小叔娶了媳妇儿,若头胎得了男丁,过继到长房便是了,只两个女儿以后着落,却成了刘氏一块心病。

    当初批了八字说是富贵命,可是十里八村都知道事儿,为此,婆婆还特意打了壶酒给隔壁冯秀才,央着给起了好名儿。

    要说女孩儿家富贵,说到底儿还不是从婚姻上来,嫁好,以后这富贵也就不用愁了,可嫁好对苏家来说,真比登天还难。

    婚事都讲究个门当户对,苏家即便没穷叮当响,可至多也就算饿不死罢了,这样家境,哪里去寻富贵人家做亲,偏这个时候,当家救回个周伯升,偏又有两个儿子,细想想,岂不是从天上掉下来好姻缘。

    存了跟婆婆一样心思,至晚间睡觉时,便跟苏善长扫听起来,因周伯升占了苏善学北屋,天天又熬药又看郎中折腾,苏婆子就让小儿子挪到自己屋里,采薇病好了,晚间仍跟明薇住回爹屋旁边盖出小间里。

    屋子小,烧了土炕,姐俩个靠着躺一起,盖上厚厚被子,纵然没有炭火也不觉得多冷,只不过因和爹屋挨着,中间就隔了一扇门,刘氏跟苏善长说体己话,也能隐约听见一二。

    采薇靠着门边上墙根睡着,听得尤其清楚,外间门响了一声,就听赵氏低声问:“那周家老爷可是睡下了?”苏善长答道:“不曾,说还要看会儿书。”

    一阵悉悉索索声音过后,赵氏声音又道:“前儿你说周老爷家有两个小子,听着年纪也不小了,不知可都定了亲事?”

    苏善长道:“说大小子定了,亲上加亲,定他姑表家姑,二小子原也说了一户人家小姐,谁知命短,前年闹瘟疫夭折了,亲事便耽搁下了。”

    赵氏一听,心里是一热:“当家,我心里正有一个主意,要跟你讨商量,咱家明薇过了年就十岁了,年岁上跟周家二小子倒也般配,你又救了周家老爷命,说起来,咱们家也算他一家子救命恩人了,做一桩儿女亲家也不算太高攀……”
【上一篇】:3、人鬼却大苏二丫开蒙 ...【回目录】 【下一篇】:1、苏采薇一刹移魂变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