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老板就是这样吃掉了你的薪水
当d来这家公司之前,与公司高层谈的时候,说明每个季度有一次绩效考评,工资会根据个人和一团一队的业绩有升有降。但从d到这个公司来一年时间看,还没有听说谁的薪酬提高,倒是不断有人降工资,公司中层的目标也变成了能保住目前的水平就算优秀。提升的机会也很小,因为这个企业是由当初在大公司做销一售的几个人成立的,他们组成一个核心一团一队,都是很年轻的人,其他中层想挤进他们的核心圈很难。
d的公司薪酬由月薪加年终奖金组成,例如,公司提出20万元聘一位中层,那么,其中14万是固定的月薪,这是在进入公司之前双方谈好的,年终奖金6万,在公司业绩良好、中层所领导的一团一队业绩也好的情况下会兑现年终奖金。但在公司关于年终奖金的发放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多少算业绩好,好到什么程度,谁都不知道,所以公司的每个员工心里也都没底。如此一来,公司业绩的好与不好,个人表现是否出色都取决于公司的信用和道德了。
实际上,像d这样的公司比比皆是,相信每位职场中人都会遇到类似的遭遇。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熟悉职场中的这些潜规则,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尽量争取到自己的合法权益。
有时候,我们面试很顺利,你所要求的薪水,老板居然全部答应了,简直就像一个奇迹。但是一旦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他当时说话是多么艺术:原则上讲,绝对不低于这个数目,你放心,肯定要超出你的期望。事实上,你很少会拿到你当初谈的那个价位。
每个月领工资的那天,当你少拿了钱却被公司会计的“合理依据”说得一愣一愣的时候,你才会痛彻地感悟到什么叫做“薪酬支付的艺术”。
如今,遭遇欠薪已不再是农民工的“专利”,不少白领甚至中高层管理人员,也成为欠薪的受害者。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没有规范的薪资制度,薪水怎么发、发多少,都是老板说了算。而且某些企业的欠薪手段比较隐蔽,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人士,也意识不到自己的“钱袋”被人算计了。让我们来看下,冠冕堂皇的背后都隐藏了那些“猫腻”吧。
1.工资也会打折的
c成功应聘到一家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劳动合同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月薪7000元”,c对这个数字很满意。但第一个月工资发下来,竟然不到4000元。c不解,去询问财务,才知道公司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月工资按60%发放,扣去税和“四金”,可不就只剩3000多元了嘛。那么,请问另外40%什么时候发?
财务面无表情地抛出一句话:“这要看公司效益,如果效益好,年底一次一性一发给你,如果不好就不发。”自然,眼巴巴等到年底,公司一句“效益不好”,就把c几万元钱的工资一笔勾销了。
职场中有着类似遭遇的人绝不在少数,公司以效益不好做借口,既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又能博得员工的同情心,并以此堵住员工的嘴,而且还能省下好大一笔现金。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2.叫你加班没商量
少付甚至不付加班费,如今已是一些企业通行的做法。着名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曾爆发了一场持续两周的劳资纠纷,其核心问题就是加班费。普华永道的员工抱怨说,他们长年累月地加班,经常通宵达旦,却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和普华永道的员工相比,更多的职场人选择了沉默。
在一家it公司工作了两年的一名职员一语道破其中缘由:“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又何苦为了一点加班费惹恼老板,丢掉饭碗呢?”
3.脱掉你的年终奖
年终奖也是员工收入的一部分,是对其劳动的肯定,但法律并未就此作出具体规定。常有企业钻这个空子,赖掉年终奖不说,还把原因推到员工身上,最常见的借口就是“你没有达到业绩考核标准”。许多白领在蒙受了金钱损失后,还会为自己不佳的工作表现歉疚不已。
小n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老板是他的一位老朋友。当初老板邀他加盟时,和他口头协定,虽然底薪不高,但每做成一笔订单,就能按一定比例提成,以年终奖的形式给付。
小n做了一年下来,盘算着能拿到七八万元钱的年终奖,没想到老朋友却告诉他,由于他的订单总数没达到要求,按公司规定,只能领取4000元的过节费。
4.社保金上捞一把
一些企业还把目光投向了社保金,只要略使花招,就能骗得白领乖乖入瓮,占些便宜。
小b进入公司时,公司表示,会按每月5000元的标准支付工资,但在合同上只写2000元\/月,因为这样可以少缴些个人所得税,对小b更加有利。小b感激公司的照顾,却不知道,这样做,“四金”的基数便大大降低了。而且,当他因故离职时,经济补偿金也只能按每月2000元计算。以为自己占了小一便宜的白领,其实被公司占了大便宜。
5.暗藏陷阱的年薪制
“年薪××万”的承诺对于初入职场的新手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诱一惑,虽然他们的理智的告诉他们这不是真的,但是,他们却还是不由自主地抱着侥幸的心理去赌一把。就是这种侥幸的心理让多少职场新人哭笑不得啊!
有的企业到年底结薪的时候,巧立名目扣除各种费用,如请假一天就扣除5~10天的工资等。七扣八扣,8万元的年薪也许到手只有4万元。还有的企业当初发布的广告上许诺“年薪10万”,年底却说,这个标准是针对高级销一售员而言的,普通销一售员的标准应降一个档次。总之,解释权只归公司所有,你只有听的份,不服你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年薪制,关键在一个“年”上,然而你能否干一个整年却是一个未知数,因为一些公司的惯用伎俩就是在年终的前一个月突击裁人,让你有口难言。除了平时每个月的一精一心扣除,最令人心痛的还是你的最后一次,好多企业会趁你离职结算时,“很不小心”地算错,或者巧设名目宰你一刀,所以建议职场朋友们在另赴高就的时候,千万保持一颗警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