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古典文学 > 佛教书籍 > 禅是一枝花 >

第十六则 镜清啐啄

第十六则镜清啐啄

举:僧问镜清禅师:学人啐,请师啄。镜清云:还得活也无?僧云:若不活,遭

人怪笑。镜清云:也是草里汉。

鸡蛋欲孵化时,小鸡在里边啐,母鸡在外边啄,这啐啄之机亦是师对弟子最

好的教育法。啐与啄皆是有情,而啐啄同时则是感。要啐啄同时才是机。

便如数学上的发现,亦是自然界有一样东西像一只小鸡在啐,数学者感觉得

了,而把它作为一个研究的对象,在外边啄。而往往是啐与啄不同时。若啐与啄

同时,那就脱壳而出,得了发见了。物理学上核子的发见亦是如此的吧。

又便是绘画,你所画的东西也是在大自然里啐着,而你在外头啄,啐啄同时

则只觉很快意的画了出来,如有天幸神助。其实即是还有个啐者,不只是你一个

人,所以好作品每觉不是人力。

又便如宗教。亦是生於这啐啄之机。大自然有一个没有名目的东西在啐,你

名之为神。名之为神,是因为安不上世上凡百东西的名目。而你感到了。於是你

来啄。如果啐啄同时,你会看见了光,而且听见有神的声音在召唤。

再就是革命了。历史上有天命在啐,英雄豪杰的则是啄。革命者要唤起民众

,革命者之与民众其实乃是英雄与天命交 感,在同时啐啄。这里有一个时代的成

毁之际,所以镜清禅师小心地问:「还得活麽?」

且听雪窦禅师的颂。头两句:

「古佛有家风,对扬遭贬剥,」是说辩论应当是啐啄,不是为胜负。胜负不

是目的。胜负只是啐啄的威力,春风之感与秋霜之气是一个。我舅舅爱下围棋,

他说给我听木谷实死後新闻记者请吴清源讲昔年与木谷实争棋的感想,吴答:并

不如他人所说强敌当前的壮烈凄绝,宁是等於两人在商量尝试。吴与木谷实终身

是亲友,当年两人的争棋毋宁以天为对手。天在啐,此在啄。

可是雪窦禅师接着一翻:「子母不相知,是谁同啐啄?」我与三姊端详这句

,详了半天,三姊忽然笑道:你这哪里是在参禅,倒是像在庙里详签了,详签是

不问过去未来。雪窦也促狭,我就且来详一句看看。我说是「子母虽然不相知,

但是已相感。」我以为这说的不够具体,要舅舅再拿下棋的话来详详。

三人归纳起来的话是:譬如争棋,惟有第一着手是尝试。是问询,以後着下

去都是互为问着,互为应着,而两人在想下一手时都是互不相知,这不相知才是

好。再说子母啐啄当然是子先啐。小鸡在蛋壳里的第一记啐,便像围棋下的第一

子是试探。母鸡感得了便在蛋壳外面啄。以後的啐啄就是互为问答,常常迭为宾

主,怎麽能说是啐啄同时呢?雪窦就是如此的把镜清禅师啐啄同时之说来翻了。

因为既是说啐啄之机,机必是奇数的,如何得同时?而且要子母的啐啄亦是不相

知的才好。

颂的末後是:「啄觉犹在壳。重遭扑,天下纳僧徒名邈。」这啄蛋壳的声响

如围棋敲子的声响。如苏东坡诗里的行到竹院静室外边,惟闻棋子声,不闻人语

,同行的镜清禅师亦不可说话。

雪窦与镜清,是则俱是,非则俱非。言菊朋云:「刘宝全唱大鼓,似在板眼

上,似不在板眼上。」啐啄也可比是唱之与板眼,似在同时上,似不在同时上。

【上一篇】:第十七则 香林坐久成痨【回目录】 【下一篇】:第十五则 云门倒一说